兩袖清風指的是誰
“兩袖清風”這個成語最初是用來形容人迎風瀟灑、飄逸的樣子,后來演變成比喻做官清廉,不貪贓枉法。這個成語與明朝的著名政治家、軍事家于謙有著密切的關聯。于謙,字廷益,號節庵,是浙江錢塘人,他在任期間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,明宣宗很賞識他。于謙被破格提升為河南、山西巡撫后,衣食住行仍很儉樸。他曾有詩云:“絹帕蘑菇與線香,本資民用反為殃。清風兩袖朝天去,免得閭閻話短長。”這首詩表達了他清廉為官的態度和決心。
于謙每次進京,不屑于行賄而是兩袖清風,光明正大地去奏事,堪稱清廉為官的楷模。那些送奇珍異寶給王振的官吏,只會“肥”了自己,“瘦”了百姓?!俺?、拿、卡、要,打官腔”是官僚主義和消極腐敗的具體表現,不可不除。成語告訴人們,為官者只有像于謙一樣兩袖清風,思人民之所想,給人民之所需,才能當好人民的公仆,要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凈凈做事、坦坦蕩蕩為官。
歷史上還有其他一些以清廉著稱的人物,如宋朝的包拯、唐朝的狄仁杰等,他們的形象也常被用來象征“兩袖清風”的品質。
為官清廉兩袖空指的是誰
“為官清廉兩袖空”指的是明朝的著名官員于謙。于謙是浙江錢塘人,自幼聰穎過人,年紀輕輕便寫下了著名的《石灰吟》:“千錘萬鑿出深山,烈火焚燒若等閑。粉骨碎身全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間?!痹谌嗄甑臑楣偕闹?,他始終清正廉明,興利除弊,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。他在河南、山西巡撫任上時,官場貪墨成風,外吏入覲時,常常從百姓手中搜刮當地特產作為禮物,贈送給朝中要員。而于謙每次回京城議事,從不帶任何禮物,有人私下勸他“識時務”、“遵循慣例”,他便作《入京》詩表明心志:“絹帕蘑菇與線香,本資民用反為殃。清風兩袖朝天去,免得閭閻話短長?!弊约何┰覆唤o百姓加重負擔,寧可只帶兩袖清風入朝面圣,是何等的高風亮節。
兩袖清風比喻什么人
“兩袖清風”這個成語比喻的是清廉、正直的人。它形容官員或個人不貪污受賄,不貪求私利,生活簡樸,清白如風。這個成語通常用來贊揚那些廉潔自律,不沾染任何不正之風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