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語意思】:褒善貶惡: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(yáng);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(zé)。指分清善惡,提出公正的評價(jià)。
【成語來源】:出自宋·邵博《聞見后錄》。
【成語拼音】:bāo shàn biǎn è
【成語聲母】:BSBE
【成語年代】:古代成語
【用法分析】:褒善貶惡作主語、賓語;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。
【成語結(jié)構(gòu)】:聯(lián)合式成語
【成語字?jǐn)?shù)】:四字成語
【使用程度】:常用成語
【褒貶解析】:褒義成語
【褒善貶惡的近義詞】:表揚(yáng)善行、懲惡揚(yáng)善
【褒善貶惡的反義詞】:無所顧忌、混淆是非
【成語例子】:為政者若能經(jīng)常褒善貶惡,將可導(dǎo)正人們的道德觀,改善社會風(fēng)氣。(宋·邵博《聞見后錄》)
【成語接龍】:
褒善貶惡 → 惡貫滿盈 → 盈盈一水 → 水落石出 → 出類拔萃 → 萃英俊秀 → 秀外慧中 → 中流砥柱 → 柱石之堅(jiān) → 堅(jiān)如磐石 → 石破天驚 → 驚天動地 → 地久天長